和谐共生丨地球上的这些“宝”,总书记叮嘱要呵护好
党纪学习教育·学条例 守党纪 | 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
踔厉奋发新征程 | “人工智能+”加出发展新动能

民意时代呼唤真民意

发布时间:2009-08-25  来源:半月谈、新华网  字体大小[ ]

       编者按:在一个权利意识日益觉醒、政治文明不断进步的社会,民意将扮演起重要角色。无论是政府制定政策,还是选拔官员,抑或是问责干部,大家都把民意作为一个重要依据。

      然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无论是一级政府还是某些官员,要真正按照现代法治理念,充分重视民意,来治国理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民意地位在提升的同时,被利用和扭曲的可能性也在增加。例如:某地方政府在上级测评时,公然教市民作假以提升自己的形象;出台某项政策,明明是一片反对声,却在政府听证会上顺利通过;政府表决时,让表决者有反对之心而无反对之举……

      在愈发重视民意的今天,我们要有足够的警觉:不要让失真的民意模糊了我们的双眼!

“民意失真”的六大症状

郭奔胜 黄豁 代群

      尊重民意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质,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贯倡导。毋庸置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意参与政治生活、重大决策、政策制定的渠道越来越多,民意的声音也越来越响,尊重民意的氛围也越来越浓。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某些地方“官意主导民意”的格局尚未完全打破的情况下,一些部门、一些环节,民意常常处在“摆花瓶”的尴尬境地,有的地方甚至不惜用造“假民意”的办法来推行“武断的官意”,导致一些决策、一些行政行为与真民意相去甚远,进而戕害真民意的生长。

    症状一:“只说好,不说差”

      现实生活中,各种评比、创建活动似乎成为一些地方和部门的“主业”。把评比或创建作为推动工作的抓手,本无可厚非,但当评比或创建多到几乎成为“公害”时,其背后的民意基础就会异化。典型的症状是,一些城市刮起了评比或创建的攀比风,比谁的名头多,比谁墙上挂的牌牌分量重,如此下去,弄得民怨沸腾。

      在“创建政绩”思想的主导下,一些城市不顾老百姓的真正感受和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全民动员的办法粉饰太平,市民不愿意,就通过各种办法一级压一级,压到最后就是“只允许说假话,不允许说真话;只允许报假情,不允许报真情”。更有甚者,一些地方为了对付上级创建检查组,给一些可能被检查到的部门或地方定“说话调子”,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全部印成书面的,发给每家每户,让老百姓都要背下来,并交代检查组问到时,就按标准答案说,不允许自己发挥,更不允许说不好的。一些市民很反感,把书面答案故意丢掉,街道干部又反复上门做工作,说要顾全大局,创建是为大家好,是全体市民的荣誉等等。个别地方还强迫学校放假,让学生背下事先准备好的答案,时刻准备着对检查组“对答如流”。

      明明是城市交通存在严重的堵车现象,明明是社会治安一塌糊涂,明明是城市管理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却非要市民说出相反的话来,这样的造假民意就堂而皇之地成为上级检查组判断城市市民对创建支持度的标准,最后得出的结论也就毫无悬念地变成“群众支持度高”等说法。

      编辑点评:“只说好,不说差”式的民意表达,不仅让评比或创建的结果没有建立在一个真实的民意基础上,使得评比、创建的权威性、公正性大打折扣,还让百姓产生了民意成长的挫败感,进而削弱了对公共事务参与的信心,这样的“失真民意”贻害无穷。

    症状二:“疯狂的满意率”

      工作做得好不好,通过干部和群众满意率测评进行检查,本来是件好事情,也是值得倡导的做法,然而,许多满意率测评在实际执行中变了味道。

      满意还是不满意,本身是个主观性很强的选项。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民意对一个事项的判断自然有其内在倾向性,满意率高一些或低一些,客观上都是民意的选择。但是,当把“高满意率”作为政绩来追求时,民意往往就会在测评中被扭曲,满意率就变成了数字游戏。

      在三种情况下得出的满意率,其真实性值得警惕:一是“小圈子”的满意率,通常是“官测官”,由于大家都是“官”,今天你测评我,明天我测评你,大家都需要支持一把,因此在测评中通常是“满意至上”,这样的测评往往变成了互相抬举的工具,其满意率的公众感很差;二是被“辅导”出的满意率,往往发生在达标、评比活动中,被测评单位为了面子,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发动和辅导,说白了就是要大家多表达满意,少表达或不表达不满意,如此被导演出来的满意率测评,其结果可想而知,有的满意率高得吓人,造假的痕迹显而易见;三是“事不关己”的满意率,有些测评事项令参与测评的人摸不着北,既不是自己熟知的事项,也与自己没有关系,这样的事项测评结果往往都是很好的,有关部门以此表明自己的工作做得好,事实上,这是很大的误导,因为在民意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不存在真实的表达。

      编辑点评:现实情况正说明了这一点,如一些领域从测评上看,“满意率”较高,但实际上却存在很多问题,群众的实际感受与测评的结果差距很大,群众对此意见极大。“高满意率”出现多了,也容易让一些单位和领导陷入自我得意的泥潭中,变得神经麻木,看不到存在的问题,看不到真实的民意,这样的危害不可小视。

      症状三:“看不懂的公示”

      公示,被作为搜集民意的一个常用手段加以运用。公示的过程就是公众知情的过程,也是接受评头论足的过程。但事实上,一些地方在事项公示上走过场、瞎糊弄,许多公示让百姓云里雾里,根本看不懂,也就无法提不同意见,结果“公示”期一过,公示事项就成了所谓群众支持的事项。

      最典型的要数城市规划公示。现在很多城市基本上是“一任市长一个规划”,导致的结果是,规划频繁变更。迫于舆论压力,一些城市在修改规划时采取向市民公示的办法,说是要征求市民意见。按道理,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城市到底该怎么建,公共设施该怎么摆布,城市房地产该怎么发展等等,市民是应该有说话的权利。但长期以来,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不够,所以当规划向市民公示时,还是受到了市民欢迎。但是,规划是一个很专业的领域,让普通市民直接看规划,客观上难以看明白,看不明白自然也就无从谈出意见。所以时间一长,很多城市规划馆就变得冷冷清清。

      编辑点评:与看不懂的规划比,市民对城市建设的感受却是具体而真切的。他们所看到的景象往往是,一觉醒来离家门口不远的楼房又被拆掉了,刚使用不久的高架桥传来了要拆掉重建的声音,城市的绿地越来越少,等等。这些城市建设中的不和谐图景,让市民对城市规划打上了大大的问号,显然城市规划与民意没有对上号。而市民对城市规划的期待是,体现科学、节约、便利、舒适的城市建设效果,不希望城市建设的过程是折腾老百姓的过程,更不希望城市建设的过程是“今天建明天拆”的过程。所以说,看不懂的规划背后是“失真”的民意。

    症状四:“没有结果的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也是观察民意的一个渠道,比如立法征求意见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一些法律条款就是在征求意见过程进行了修改,群众的意见得到了很好吸收。类似的征求意见,群众是欢迎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无效的征求意见行为,形式轰轰烈烈,结果却无影无踪。

      最典型的表现在一些干部的任用上,有关部门不惜花人力、物力去组织干部群众开会、投票,但结果却不公开,一项任用干部的动议,究竟获得了多少群众支持,有多少群众反对,这本来是群众最想知道的,也是对群众的起码尊重,但却迟迟等不来结果,甚至出现干部已上任多时,群众还不知道测评结果究竟是多少。在一些群众看来,这样的“半拉子”工程,还是不搞为好,搞多了会破坏大家对制度本身的信任。

      编辑点评:征求意见是防止决策武断、用人武断的一个好举措,用好了能够帮助发现问题,特别能够解决决策视野不够宽、用人不得当的问题,关键是要真心实意地运用,既要把征求意见告诉公众,还要把征求意见的结果公之于众,让公众在知情中参与,在知晓结果后信任。

    症状五:“不对称的听证”

      听证,是平衡各方利益、获取民意的重要途径。一项涉及公共利益的政策出台前,通过听证让各方充分表达意见,减少政策出台后的执行摩擦,是大有好处的。现在,听证也越来越多地走进立法、决策等活动中。但需要指出的是,当前不少听证会存在参加人员不对称、获取信息不对称、左右结果不对称等问题,所以听证会在民意搜集上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

      听证会由谁来组织、怎么组织、谁来监督,事关听证会的质量和公正。但目前一些听证会往往由出台政策的一方来组织,从出发点上说,组织方本能地想顺利通过政策的出台,因此在选择参加的对象上,就变得“很讲究”——尽量找一些外行的代表,尽量找听话的代表,尽量找利益相关的代表。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听证会变成了报告会,大家欢声笑语,一团和气,一听了之。还有一种情况是,虽然听证会的场面看上去很激烈,但说归说,做归做,听证会改变不了决策结果,这样的听证像是牢骚会,开完就拉倒。

      编辑点评:“不对称的听证”离真实的民意远得很,拿“不对称的听证”去做决策的装点,收获的是草率的决策,流失的是真实的民意。

    症状六:“万般无奈的表决”

      投票选举或举手表决,是体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手段,是最常见的民意表达方式之一。但是,民主形式的设计合理与否,对民主的结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何投票,怎么举手,里面蕴藏着颇多的秘密。

      曾经作为西部某省政协委员的一位朋友,向记者诉说其中的困惑:比如说投票吧,会议主办方要求,弃权的和反对的要在票上画钩,赞成的不用动笔。这样,只要你一动笔,就意味着要么是弃权,要么是反对。还有,明明有电子表决的条件,会议却要求大家举手表决。你想,众目睽睽之下,即使你有反对意见或其他考虑,想到各种后果,也只能要么是投票时无动于衷,要么是举手时随波逐流。貌似全票通过或全体同意,其中又包含了怎样真实的民意呢?

      编辑点评:实事求是地讲,即使到目前为止,一些地方仍然保留着鼓掌通过、举手表决或不规范的投票选举等表决方式。这三种方式虽然也属于民主的形式,但由于其固有的缺陷,一定程度上妨碍着真实愿望的自由表达。

民意时代呼唤真民意

黄豁 郭奔胜 代群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民意对党委、政府的影响与日俱增。在“华南虎事件”“邓玉娇事件”等一些重大公共事件中,民意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左右了事态的走向。可以说,在执政党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已进入一个民意高涨的时代。

      然而,在现实政治生态中,在一些当权者的操纵下,民意却成了谋取部门利益、集团利益的“遮羞布”,成了愚弄公众和制造政绩的“道具”。

      近来,网络上流行的“被××”句式就是这种荒谬现状的集中体现。比如,某地对辖下各县市的小康达标情况进行随机调查,当地政府要求受访群众熟记事先统一下发的标准答案,如家庭人均年收入,农村居民必须回答8500元,城镇居民必须回答16500元,“是否参加社会保险或保障”必须回答“参加了”,“对住房、道路、居住环境是否满足”必须回答“满意”。于是,那些原本在小康达标水平之下的群众,一夜之间就“被小康”了。

      除传统的领域外,在互联网这一新兴的民意汇聚阵地上,也时常可以看到某些部门或官员“制造民意”的无形之手。今年初,西部某市大上化工项目,引起网民高度关注,网络民意几乎一边倒,反对污染项目,一国家级官方网站还就此开展“是否支持建化工项目”的网络投票。该市有关部门立即组织大量人员参与投票,始终让有利于建设此项目的选项占优。该市有关部门事后总结经验称,这一做法没让媒体抓到炒作的把柄,成为我市首个网络投票成功反击的案例。

      当然,民意也不是绝对的,在民主法治的现代社会,民意失真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但是,在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环境中,政府或官员要“制造虚假民意”愚弄老百姓,谋取利益却是很困难的。因为有一套成熟健全的尊重民意和实现民意的体制与制度,使政府的决策能够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推动民主。作为民意的代言者,专家学者、民意代表以及新闻媒体也能充分、自由地表达“民意”。

      但当下,我们有时看到的却是,当民意被权力有意无意忽略时,一些专家学者要么是闭上嘴巴不说话,要么是站到民意的对立面,不分青红皂白地为强势部门唱赞歌。比如,去年底,国际油价从140美元跌到50美元左右,国内期望成品油降价的民意高涨时,某研究机构的一名专家就高调宣称“不能与国际接轨,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什么价格都与国际接轨,这不太现实” ;当国际油价从80多美元正向上冲时,他说的却是“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

      民意是执政党最可宝贵的政治资源,对民意的尊重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以权力扭曲民意,甚至制造虚假民意,维护的是小集团的利益,损害的却是整个执政党的执政基础,长此以往,必将加剧官民之间的信任危机。目前,运用民意来指导决策还没有成为所有官员的自觉行为,一些官员还是习惯于“为民做主”而不是“让民做主”,一些地方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与民意存在偏差。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科学评价观,建立官员政绩考核的科学评价体系,将民意作为干部政绩考核最为重要的标准,使官员的政治抱负和追求与人民的利益协调一致。也只有这样,对民意的尊重才能落到实处,引导民意、运用民意的水平才会提高。

如何正确对待网络批评

代群 郭奔胜 黄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民意越发受到重视,更多的民意在互联网上汇聚。网络民意是否真实可信?如何正确看待网络民意背后的群众诉求?

      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接连发生,引发了很多基层干部的思考。很多基层干部常说:网民总是喜欢关注干部的错,总是喜欢把个别干部的错在网上扩大化,总是“曝干部丑不曝干部美”。

      在网民的内心深处,到底是何种心态?广大的基层干部究竟该如何看待和应对这种网络民意?带着这些疑问,半月谈记者走入虚拟世界,和两名网络管理员进行了一次对话。两位网管告诉记者:“网民批评一些干部,是因为在网民心中,每位干部都应该是完美无瑕的;网民批评一些政府,是因为在网民心中,希望国家被治理得更好……”话语之间,网络民意“正话反说”的另一种价值令人深思。

    网民为何喜欢曝光干部?

    因为在他们眼中,政府应该是完美无瑕的

      小马和小黄,是两位网络管理员,他们俩负责决定是否保留、删除、追查某网站的发帖,在网络上拥有“生杀”之权。

      半月谈记者:前一段网上出现了一系列事件,如“温州干部出国考察事件”“房产局长天价烟事件”“干部酒后猥亵幼女事件”等,网民为什么总是喜欢曝光干部的丑事?我们有很多干部为群众做了很多好事,网民为何不去关注?

      小马:网民对党政干部“曝丑不曝美”,这种现象确实在网上存在。一个干部出现问题后,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网民一起通过“人肉搜索”,合力给出事的干部画上一幅非常丑陋的“画像”,让人人看之即讨之,其实很多网民也明白被曝光干部不一定只做坏事,也许做了很多好事。那网民为何会有这种取舍呢?因为,在很多网民的心中,他们的领导者(指党委政府)应该是完美无瑕的!党委政府的干部为群众做好事是应该的,是正常现象,不然我们为何接受你的领导;而干部做坏事,哪怕只是一件,网民也不能接受,因为网民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现象。

      半月谈记者:既然多数网民明白被曝光的干部也许不一定只做坏事,为何在个别干部的丑闻被曝光后,网民总是喜欢将其扩大化,反复炒作有时甚至会上升到对基层党委政府的整体判断。难道网民都认为一个干部的所作所为就能代表党委政府的整体工作吗?

      小黄:网络是一个对真实身份有伪装的地方,这种伪装让普通百姓能够平等地、没有保留地说出心里真话,因此,有时单一事件有可能会引起几万、几十万甚至百万网民的关注。但是,如果你浏览网友对某个干部丑闻的留言或帖子,你会发现多数网民关注的是单一事件背后的普遍现象,网友希望通过这一事件来推动党政部门对某项工作进行改进,出台某种制度或改善某种机制,以消除某种不公平的现象。比如网民炒作温州干部出国考察事件,是表明网民希望通过这一事件来警醒政府:有很多干部在利用出国考察的机会来实现公款旅游的目的,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虽然网民和党委政府的视角不同,但其实是一条心,

    因为两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半月谈记者:为什么网民在网上表达对一些基层党委政府意见的多,而不少基层干部也在网下对网民流露出不满,两个本应该互相倾听、互相理解的群体为何在网络上有时表现出的是一种对立?

      小马:这是因为两个群体之间存在“视野错位”。党政机关关注的是全局上的事,而网民多为普通百姓,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具体的事。举个修路的例子,假定某地政府要修100条路,99条修得很好,只有一条路没修好。多数干部可能认为这件事是成功的,理由是99条路修好了;可是许多网民却会认为这件事是不成功的,理由是一条路没有修好。如果在网上曝光,肯定会引来网民一片指责,因为网民认为修好99条路是应该的,而一条不修好是不应该的。

      小黄:网民多数是普通百姓,他们很难都能从国家或地区发展大局去理解、看待、议论某件事情,不然大家都是干部了。在这一点上,干部要理解网民。

      小马:虽然双方视野不同,可最终目标是一致的。政府说,我修好了99条路,他关注修好99条路的成功经验,是为了今后更好地修路;同样,网民说,政府你有一条路没修好,网民关注修坏一条路的失败原因,不也是为了政府今后能更好地修路吗?所以,指责干部的网民和指责网民的干部绝大多数都应该是一条心,双方都希望党委政府把我们这个国家治理得更好,只不过是党政干部是正话正说,网民有时是正话反说。

    “一回应、二表态、三处置”,网管讲述干部和网民打交道三技巧

    半月谈记者:干部究竟该如何和网民打交道?

      小马:去年以来,在网络上引起最强反响的事有三个,而且全部是赞扬党委政府的。一是高校学生网上呼吁反“藏独”事件。二是总书记、总理上网与网民在线交流。三是汶川大地震。从这三件事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些规律。这些规律既可将网上正面事件的社会效果最大化,同样也能将负面事件的社会影响最小化。

      一是回应。网民最反感的是党委政府对他们的表达不回应,负面、正面事件网民都希望当事人能回应。当时,网民异口同声反对法国少数人支持“藏独”,坚决支持中央反对“藏独”,当国家有关部门公开对学生的爱国热情“表示理解”,这一新闻经各大媒体充分报道后,网民好评如潮,认为这是国家对网民爱国的一种肯定。

      二是表态。网民很重视党委政府对某个事件的态度,很多网民就是通过这种态度来对党委政府做整体判断的。胡锦涛总书记到了人民网,温家宝总理到了新华网,两位领导人都在网上与网民进行了交流。这两件事在网上引起了网民极大关注。网民认为,这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意义重大。因为,两位领导人的行为代表了“国家的态度”。

      三是处置。在网上负面事件发生时,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公布事件处置结果,是会让多数网民理解和认可的。在出现正面事件时,这一做法同样会让正面效果不断扩大深化。汶川大地震就是典型案例。汶川大地震死伤惨重,可是由于各大媒体采用罕见的实时报道,将党政干部,尤其是领导人的救灾行动无保留、无删减地真实传递给全体国人,使得我们在为灾区泪流满面的同时,发自内心地热爱我们的国家。当我们在网上看到总书记在机场扛救灾物资,总理蹲在一堆废墟上看着被埋的孩子流泪,每个网民都被震撼和感动了。那些天,感动在互联网上流淌,而爱国之心,在网下的群众心中积聚。

全球公众传媒摘编:彭泉波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